阿联酋航空将新增中国、越南和柬埔寨的新航线
阿联酋航空宣布,计划从今年夏天开始开通飞往中国、越南和柬埔寨的新航线,进一步扩展其在亚洲市场的网络布局。
新增深圳直飞航线
飞往深圳的直飞航班将于7月1日开通,每天运营一班波音777-300ER航班。航班将于10:05从迪拜起飞,22:00抵达深圳。返程航班将于23:55从深圳起飞,次日00:34返回迪拜。
深圳将成为阿联酋航空在中国的第四个目的地,继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后。该航线将与南方航空在深圳至迪拜航线上展开竞争。
经曼谷飞往岘港和暹粒的联航航班
在开通深圳航线之前,阿联酋航空还将开通经曼谷飞往越南岘港和柬埔寨暹粒的联航航班。
- 岘港航线:从6月2日起,每周运营四次(周一、周三、周五和周日)。航班于09:00从迪拜起飞,21:50抵达岘港;返程航班于23:30从岘港起飞,次日06:50返回迪拜。岘港将成为阿联酋航空在越南的第三个目的地,继河内和胡志明市之后。
- 暹粒航线:从6月3日起,每周运营三次(周二、周四和周六)。航班于09:00从迪拜起飞,14:30抵达暹粒;返程航班于14:50从暹粒起飞,06:50返回迪拜。
阿联酋航空的东南亚扩展计划
阿联酋航空近期在曼谷素万那普机场新启用了1454平方米的休息室,这是其在迪拜以外最大的机场休息室。此外,阿联酋航空还计划今年开通10条新航线,包括飞往清迈、河内、香港、甲米、金边和台北等目的地。
高层评论
阿联酋航空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Adnan Kazim表示:
“我们仍然致力于通过提供丰富的航班时刻表,为商务和休闲旅客提供前往东南亚和更广泛的东亚地区的无与伦比的机会。我们在深圳的扩张为这个科技重镇与全球市场之间的商业和经济交流打开了新的大门。”
“越南在我们的东南亚网络中占有战略地位。在阿联酋和越南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之后,我们决定将业务扩展到岘港,作为我们在越南的第三个据点,时机非常恰当。”
“阿联酋航空还为旅客提供了前往吴哥窟所在地暹粒的便利,吴哥窟是柬埔寨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古代奇观和自然美景。”
阿联酋航空通过新增深圳、岘港和暹粒航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亚洲市场的地位。这些新航线不仅为旅客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促进了阿联酋与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美国对加墨发动25%关税,对华提至20%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于3月4日正式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实施25%的额外关税。此外,美国此前已于2月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税率进一步提高至20%。由于这三个国家占美国进出口总额的40%,这一举措可能引发全面的贸易战。
对华关税升级
美国此前已于2月4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特朗普于3月3日签署总统行政令,将税率提升至20%。关于是否会将关税进一步提高至20%以上,特朗普表示:“这将取决于他们(中国)如何应对本国货币以及是否采取反制措施。”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表示,考虑将对中国额外关税提高至60%。对于中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特朗普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不会进行太多的反制”。
中国的反制措施
中国政府于3月4日宣布,从3月10日起将对从美国进口的小麦、玉米等商品加征最高15%的额外关税。此举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日将对华额外关税从10%提高至20%的反制措施。
此次15%的额外关税适用于小麦、玉米、鸡肉和棉花。此外,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蔬菜、高粱和水果等商品将加征10%的额外关税。中国商务部4日表示,已再次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美国提起诉讼。
在2月10日,中国已对美方加征的10%关税进行反制,对美国出口至中国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LNG)等商品加征最高15%的额外关税。而此次关税措施则是中国对美国的第二轮反制行动。
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措施
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的25%关税于美东时间4日凌晨0点1分(北京时间4日下午1点1分)正式生效。在此时间之后进口或从美国保税仓库提取的商品将被征收新的关税。
为了减少对美国国内的影响,加拿大出口至美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锂等关键矿物以及铀等商品的关税税率将被降低至10%。
特朗普总统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行使总统权限实施了这一系列措施。他将非法毒品芬太尼的流入认定为“国家紧急状态”,并表示关税措施将持续执行,直到墨西哥和加拿大采取充分对策。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原本在自由贸易协定(FTA)框架下,基本取消了大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但特朗普的决定使得原本为0%的关税骤然上升至25%。
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反制
加拿大政府3月3日表示,如果美国实施额外关税,加拿大将立即对美国产摩托车、威士忌等商品征收25%的反制性关税。墨西哥方面也暗示可能采取对抗措施,这可能引发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美国国内的担忧
美国国内也对提高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关税表示担忧。美国最大的农业组织——美国农业联合会(AFBF)2月28日表示,美国农民将“成为反制性关税的直接受害者”,并指出“加拿大还是化肥的主要供应国”,因此曾要求推迟关税上调。
然而,特朗普并未接受这一请求,并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表示,计划从4月2日开始提高对进口农产品的关税。他呼吁美国农业相关人士“加大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以弥补因外国反制措施导致的出口损失,使这些产品能够在美国国内销售。
特朗普的进一步计划
特朗普在2月已签署了针对这三个国家的关税措施的总统行政令,并宣布由于非法移民和违禁药物芬太尼流入,美国正处于“紧急状态”,因此决定实施关税措施,要求各国采取应对措施。
此外,特朗普还表示正在考虑对进口汽车征收“约25%”的关税,并可能对来自欧盟(EU)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目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财政部正在对各国的贸易惯例等进行调查。预计在调查结果出炉后,美国政府将在4月2日公布“特朗普关税”的整体方案。
亚洲发往欧洲集装箱运量创新高,中国成主要推动力
日本海事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从亚洲发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为1804万4879个(按20英尺集装箱计算),同比增长8.8%。由于红海局势恶化导致的供货提前等原因,货运量增加,时隔3年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大中华区拉动整体增长
占发往欧洲运输量近80%的大中华区(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合计)货运量同比增长11.9%,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主要动力。东南亚地区同比增长6.5%,而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则同比减少9%。
红海局势恶化影响航运
货运量增加的背景是中东局势的恶化。自2023年底开始,红海附近接连发生也门胡塞武装组织袭击商船的情况。红海通往亚欧之间的海上交通要冲苏伊士运河。由于局势恶化,大型集装箱船公司不再选择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航线,而是绕道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
绕道导致运输天数增加,船只短缺问题加剧,集装箱运输网络出现混乱。为了应对到货延误等问题,欧洲企业提前确保库存,进一步推动了运输量的增长。
中国经济放缓推动出口
此外,中国经济放缓也对运输量产生了影响。有观点认为,内需不足的中国企业正在转向出口寻找出路,对欧洲市场展开了低价攻势。日本海事中心表示:“从欧盟从中国进口的情况来看,家具、床上用品和塑料制品等主要商品均表现强劲。”
运费行情波动
欧洲航线的运费全年保持高于上年的水平。随着货运量的增加,主要港口拥堵严重的夏季成为了运费行情的高峰。
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从上海发往欧洲的现货(即时合约)运费在2024年7月中旬达到了每20英尺集装箱约5000美元区间,创出2022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之后由于新造船只的供应缓解了船舶短缺,运费行情开始下跌。
未来展望
尽管红海局势和中东地区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对航运业产生影响,但随着新船只的投入使用和供应链的逐步调整,预计未来运费将趋于稳定。然而,全球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风险仍是影响航运市场的重要因素。